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具有中青年时期的诸多特征,但是,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,大学生不能与社会中的青年完全等同。精神是否健康通常用量表来测量,其标准并不固定。精神卫生标准随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。
二、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?
心理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所述:
适当的安全感,自尊,对自己的成就有一种价值感;有节制的自我批评,不要过分吹嘘自己,也不要过分苛责自己;生活中要有适度的主动性,不要被环境所左右;理性、现实性、客观性,善于面对现实,能忍受生活中的挫折打击,不幻想过多。
适当地接受个人需求,并有能力满足这种需求;具有自我认识,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标,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;能够维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,能够使个人价值观适应社会规范,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工作。
拥有现实的人生目标。具备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能力,能够根据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;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善于与爱人和被爱。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,保持自己的个性,既不过分奉承,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认可,有个人独立的观点,有判断是非的标准。
三、怎样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?
学习问题,情绪问题,人际关系问题,焦虑问题,情感问题,性健康问题,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,大学生活适应问题,都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,如何预防心理危机,就是当务之急。
(一)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,培养健全的人格。
(二)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,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,提高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,正确引导他们进行心理咨询,积极寻求帮助,缓解负性情绪,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产生心理危机。
(三)实施心理素质训练,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,通过各种方式锻炼他们的意志,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,使其心理健康。
(四)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,通过各种辅导形式,对大学生独立生活和适应社会环境,处理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关系,处理人际关系,处理恋爱问题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。
(五)重视和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,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,对咨询对象给予帮助、启发和教育,解决他们在学习、工作、生活、疾病、康复中遇到的心理问题。
(七)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,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,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要,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、释放激情、增强竞争意识、获得自信的平台。
一步教育小编但愿每个人都没有烦恼和烦恼。快乐的生活,健康的成长。